應屆生嫌企業薪酬待遇不具競爭力 什么是求職關鍵
- 職場資訊 -
畢 業 生
-
錢江晚報
-
- 更新日期
2014-03-21
毫無懸念,今年是應屆大學生畢業的又一個高峰年,畢業生的就業難,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盡管從春季招聘會上了解到的信息來看,企業的需求比去年相對旺盛,但在應屆生喊著找工作難的同時,企業也喊著招人難。這種“兩難”背后,還有一個現象是,應屆生嫌企業開的薪酬待遇不具競爭力,而企業則表示給的起薪已經不低了。
記者采訪了不少企業的HR(人力總監)發現,企業招聘越來越要求“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而應屆生的能力卻往往與社會脫節,專業成“瓶頸”。
采訪過程中,來自海歸、國內高校的應屆生和職技校應屆生的3個求職故事,或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4個月短工苦日子 讓“海待”轉變心態
在應屆生的求職隊伍中,頭頂“海歸”光環的留學生往往被認為是“香餑餑”。然而,在招聘會上碰到還在苦苦找工作的“海待”,并非新鮮事。
前年從澳大利亞某大學主修會計金融本科專業的小陶,原以為回國會很吃香。小陶投簡歷的對象清一色是省內知名銀行,除了自己認為銀行收入高、工作環境好之外,“非銀行”不進的觀念也來自家長影響。
小陶就讀該所大學的專業,每年的學費約3.4萬澳元,三年共10.2萬澳元,再加生活費等開支,單是大學的求學花費就合計100多萬元人民幣。“如果一個月只有三四千元的報酬,我覺得太虧了。”然而,在投出10多份簡歷之后,小陶連面試的機會都很少。
小陶告訴記者,銀行招聘的應屆生主要從柜面做起,但是他連柜面最起碼的一些工作和技能都不了解,接連遭拒后,他成為了“海待”。
去年7月份,在家無所事事了大半年之后,小陶在朋友介紹下,到一家培訓機構當兼職教員,給初中生、高中生輔導口語。“最累的一個月,拿到了4000元工資,以前看待工作的心態太幼稚了。”通過這份短工做了將近4個月,小陶了解到了國內就業的現實性。
隨后,到父親朋友的小公司內,跟著會計扎實地學習了一段時間后,小陶開始到招聘會上投簡歷、找工作。如今,他已經順利度過了一家投資咨詢公司的實訓生階段,不僅能拿到超過4000元/月的基本工資,還實實在在地學到了不少專業本領。
專家觀點:“海歸”光環不如個人能力實際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表示,目前國內招聘市場上的企業80%是民營企業,其需要的是一專多能的工作人員,企業更重視的也往往是工作能力,而不是單純的文憑。隨著近些年很多企業發現“海歸”并沒有達到企業所期望的工作能力,所以招“海歸”也變得更理性。
此外,馮麗娟介紹,由于國內與國外的管理等體系目前還沒有接軌,薪酬和待遇方面很難與“海歸”要求的匹配。留學歸來的人往往沒有工作經歷,而前期付出巨大,所以不少人眼高手低。因此,有些時候“海歸”人才在應聘競爭中還PK不過本土人才。
動手能力強、腳踏實地 職校生更符合企業需求
相比“海歸”,國內的本科應屆生,問題又容易出在哪兒呢?
外海集團人力資源副總監謝炯跟記者分享了一個真實故事:毫無經驗的應屆生拿著入職幾年員工的行業平均工資來面試,而將一個挺不錯的工作機會談崩。
謝炯為外海集團旗下的房產子公司招聘應屆大學生,這是一個非常需要經驗積累的行業,前3年屬于企業的培養投入期,是給招聘來的應屆生打基礎的經驗積累期。但是不少學生都覺得房地產是暴利行業,就應該要求高薪酬。
謝炯面試到一位挺優秀的小伙子,對方也很有意向,但是到了談論價碼的時候,小伙子的開價讓謝炯等面試官很為難。因為這個小伙子拿著他從市面上了解到的行業平均薪酬,開價入職第一年的年薪10萬元。謝炯說,這個小伙子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但是要求入職3~5年后的薪酬標準,公司確實難以滿足。她還耐心跟小伙子描述前景,按照他的能力,沒準3年后的收入就可能超過這個數字,但是入職第一年肯定達不到。結果,雙方沒談成。
職校生被提前訂走
再過3個月,周星紅才畢業,但是他已經手握一份待簽的勞動合同了。就讀于杭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的周星紅,去年12月份被杭叉集團“相中”,今年2月份開始了崗位實習,已經進入邊上課邊上班的節奏。
學塑控專業的周星紅告訴記者,班上的同學找工作基本都不難,愿意到一線車間里工作的,工作很好找。同學中的求職心態都很平和,在薪酬要求上,作為新人第一年的起薪往往在1500~2000元左右,往后逐年都會上升。不僅周星紅這屆不少同學提前被企業訂走,前幾屆的學長、學姐們幾年前就已享受這個“待遇”了。
職校生的學制是3年,完成后可以選擇工作,也可以選擇繼續2年的大專課程。周星紅選擇了再多讀2年大專課程,這后續2年的大專課程,也多是與機器打交道的實際操作,同時強化理論知識。記者問他為何不直接參加工作,小伙子打了個比方:“學的都是實踐操作的課程,好比打游戲,給自己再多攢點裝備,沒壞處。”除了掌握更多專業技能之外,周星紅平常利用寒暑假打短工的經歷,也讓他很受用。
專家觀點:技能成為求職關鍵
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分析認為,在轉型升級、重新構建競爭優勢的過程中,員工技能正在成為最關鍵因素。在一線城市,人才資源的多樣化和國際化,企業有較多的選擇空間,包括從海外引進技術和專業人才的便利。而在二三線、三四線城市的發展中,盡管企業也面臨基層員工數量的不足,但人員的缺口主要還是源于技能的不匹配。
這也是大量真實掌握技能的職技生,往往被一些制造業企業提前預定一空的根本原因。而隨著就業時間的增加,技能的熟練度和延伸會讓這些起薪并不高的崗位,收入也逐年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