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稱高稅負阻礙發展:員工在大陸需多繳50萬稅
- 職場資訊 -
就業動態
-
經濟參考報
-
陳鋼 丁文杰等
- 更新日期
2014-01-08
拯救實體經濟·下篇
“隱性負擔”壓彎實體經濟的腰
“擺在面上的稅收好減,藏在暗處的各種收費難降。”許多中小企業反映,目前小微企業負擔依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各種名目的行政性、壟斷性收費很多。
一位中小微企業負責人稱,如果把各種隱性、顯性的行政性收費加在一起,加上20多種稅收,企業的平均稅費負擔高達實際收益的40%,利潤空間大大萎縮。
當前,實體經濟轉型發展正遭遇法制環境、信用體系、隱性負擔等方面的“絆腳石”。實體企業希望,政府職能轉變的節奏和力度加快跟上經濟轉型的步伐,基層政府拿出抓經濟建設的力度,切實改善經濟發展的“軟環境”。
居高難下的企業稅負
高稅收是許多企業面臨的“重負擔”。福建一家體育用品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福建企業,企業一名高管給《經濟參考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公司年銷售額70多億元,要繳10多億元的稅,他自己拿150萬元的年薪,扣除個人所得稅拿到手的只有90多萬元,綜合稅率30%多。
這位高管說,與大陸相比,香港的個人所得稅最高就15%,還可以抵扣。以一名設計師拿到手85萬元薪資比較,香港的公司只要支付100萬元,該公司則要支付近150萬元。這家公司因業務發展,需要從境外聘請設計師,由于個人所得稅高,為了確保他們的收入水平,只能增加工資,負擔最終轉嫁給企業。
福建晉江一家從事貼牌泳裝生產的公司表示,很多時候產品有沒有賣出去,稅都得收,企業繳稅額常常超過凈利潤,有一年凈利潤100多萬元,而稅繳了260萬元。
專家認為,為促進實體經濟良性發展,應按照減稅的總體方向,完善稅收制度和政策體系,統籌考慮深化稅制改革和實施結構性的減稅政策。將一些有利于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政策上升為稅收制度的安排。
名目繁多的“隱性負擔”
盡管政府已經采取積極財政措施降低企業稅負,但是,中小企業仍然面臨較重的行政性收費壓力。
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的調查報告顯示,近年來企業負擔形式出現一些新的變化,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問題大幅減少,但與行政職能掛鉤的各種服務收費卻層出不窮。
據全國工商聯粗略統計,目前向中小企業征收行政性收費的部門有18個,收費項目達69個大類,負擔較重。
從2009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8月1日,我國三次取消和免征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共163項。盡管如此,許多企業仍反映,真正降低企業收費負擔仍面臨難題。
首先,國家和地方在稅費減免上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減免的行政性收費名目繁多,但減免額度有限。其次,在部分稅費減少的同時,新的收費又增加了,如環境評價、產品質量評價等都要收費。另外,企業負擔中占比較大的教育附加、城建附加、水利基金等費用都沒有明顯減免。
不少中小微企業負責人建議,國家在優化稅收環境過程中,宜加大力度降低中小微企業的“隱性負擔”,清理現有行政性收費項目,規范政府費用征收行為,推進“費改稅”改革,增強企業負擔的透明度,以更大力度減輕中小微企業稅費負擔,確保中小微企業在生存與發展中輕裝前行。
難解難繞的“三角債”
在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實體經濟運行面臨困難的情況下,“三角債”問題也進一步凸顯,使部分企業經營雪上加霜。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了解到,“三角債”問題在不同行業不同程度存在。不少企業都在為“三角債”的加劇而“頭疼”。由于經濟形勢復雜,不少企業資金鏈緊張,下游客戶拖欠貨款或要求少付貨款的現象正在增加,應收賬款不斷上升,資金回籠難度越來越大。
山東通裕重工公司負責人表示,企業一年1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應收賬款高達4億元,下游客戶收了貨不給錢,催款催急了,對方就要求在已簽訂合同基礎上扣掉3%至8%不等的貨款,假如有2億元的貨款,就會損失1000萬元。
一些企業還表示,面對這樣的情況還不能輕易起訴拖欠方,因為欠款的企業幾乎都是下游大客戶,一旦對簿公堂,以后就做不成生意了。
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成榮認為,上世紀90年代那次“三角債”給我國經濟帶來了巨大傷痛,讓人記憶猶新。從成因上看,那次“三角債”主要是由于央行緊縮銀根導致市場上出現流動性不足,企業資金短缺,而2012年以來逐步凸顯的新“三角債”的深層次原因,是經濟形勢復雜造成企業盈利能力下降,以及產能過剩的經濟結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發布的《要高度警惕當前新的企業“三角債”問題》的報告認為,與20世紀90年代的“三角債”危機不同,此次各種類型企業均有涉及,且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更為嚴重;地方投融資平臺和大型基建項目成為“三角債”的源頭之一。
賽迪智庫中小企業研究所副所長牟淑慧認為,“三角債”大量出現只是表面現象,反映出來的本質問題是社會信用的缺失。為此,加快信用體系建設是降低“三角債”風險的治本之策,當前宜加快打破目前我國各部門、各地的“信用信息孤島”,形成互聯互通、整合共享的信用體系。
一言難盡的融資難題
近兩年來,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我國金融改革政策密集出臺。不過,一些地方由于重銀行數量輕服務結構、重考核要求輕環境培育、重信貸“輸血”輕財政“增效”,導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實際效果有限,未能充分滿足當地實體經濟的發展需求。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多個二三線城市調研發現,地方政府對于引進銀行分支機構、地方分支機構升級,以及加大銀行開展跨業跨區合作的愿望較為強烈。但是,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果看,銀行并非越多越好,目前金融體系建設中存在重視銀行數量增加,忽視銀行地域結構、客戶結構和股東結構的做法,導致雖有更多的銀行,卻不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在地域結構上,不少股份制商業銀行開設異地分行,表面上增加了開設地的信貸投放,但卻因地域性錯配增加了風險;在客戶結構上,一批中小銀行對優質客戶的集中貸款,不利于企業資金使用和信貸效率;在股東結構上,銀行缺少民營資本等多元化股東結構,難以促進銀行支持本地涉農和中小微企業融資。
當前,管理部門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引導政策中,偏重對銀行的考核要求,缺少對銀行發展環境的培育。從近兩年的情況看,“兩個不低于”(對小企業貸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貸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等強制性政策暫時改善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增加了信貸投放,但小微企業是風險高發區,加大了銀行的壓力,其主要表現就是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
對此,銀行方面建議,在政策引導信貸投向實體經濟薄弱環節的同時,宜兼顧信貸風險的防控,應重視政府主導修復信用環境,同時監管政策應允許針對中小微企業貸款進行風險超額撥備。
2013年以來,中小微企業信貸可獲得性增加,但是單純依靠信貸“輸血”的融資渠道持續性讓企業擔憂。一些金融機構負責人認為,企業不能單純依靠銀行“輸血”,應更好發揮財政效能。盡管地方政府擁有加強財政資金“撬動作用”的愿望,但往往難以事半功倍。在一些省市,政府部門每年拿出不少資金直接補貼企業,但效果卻不明顯,同時公平性與普惠性也有待提高。
一些地方銀監局負責人建議,未來可考慮將財政資金集中起來做擔保基金,幫助中小微企業建立起穩定的融資擔保渠道。比如1億元的擔?;?,可以對企業進行10億元的擔保支持。
為實體企業松綁開路要進行到底
——部分企業家心態錄(下)
面對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壓力,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減輕負擔、改善融資、減少審批的政策,為企業發展“松綁開路”。
部分實體企業負責人反映,稅收負擔過高、融資環境較差、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產業政策多變、人才培育脫節等難題,仍是當前企業面臨的主要困擾,希望國家繼續加大力度為企業發展改善環境。
2012年,廣州市開始拿出財政資金對中小企業進行“首貸貼息”扶持,2012年只有17家企業享受政策,2013年1月至8月也僅有30多家企業申請。一家企業負責人說,全市有中小企業24萬家,能貸到款的不到2萬家。
一方面小微企業貸款難,另一方面大企業授信根本用不完。福建一家企業負責人說:“公司目前有20億-30億元的銀行授信未使用,銀行愿意貸,企業沒這個需求,沒有貸一分錢?!?br/>
國內資本市場也讓企業“很傷心”。福建一位知名企業家介紹,泉州一家鞋企想在A股上市,花了很多錢,結果爭取了5年都沒上成,反而把資本金花掉一半,50多個股東產生矛盾,公司差點破產。我們的股市“嚴審批、輕監管”的方式跟境外形成很大的反差,不利于企業健康發展。
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升水平的渴望,讓許多創新型企業、品牌企業“望眼欲穿”。在恒安國際集團,工作人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集團準備到中部一個省投資設立紙巾廠,4條生產線還沒投產,當地已經出現7條假冒恒安品牌的生產線。當企業要求當地打擊假冒恒安品牌的生產作坊和企業時,縣領導無奈地說:“企業都是政府的財源,給我一些時間,我不能一下子全部打掉,要一步一步來。”
因為冒牌產品“防不勝防”,一些科技型企業對新產品的公開“慎之又慎”。陜西眾森公司是一家生產光伏檢測設備的企業,公司副總經理冉旭說,公司投入430萬元研發了一種光伏電池片生產環節的新設備,將使電池生產減少銀漿使用量1/3,成本降低30%左右,新產品將于明年初投產。當記者詢問新設備的名稱時,冉旭變得異常謹慎,他說:“這個不能透露。我們把新設備賣給客戶都會簽保密協議,防止被假冒?!?br/>
近年來,我國一些產業政策在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出現部分政策缺少延續性、個別政策“短命”的問題,部分項目“上得早死得快”,讓一些企業吃盡了苦頭。
多年前,緊跟當地產業振興政策導向,廣東佛山一家裝備制造企業做了6個項目。結果不到一年時間,政策發生“180度變化”,4個項目被叫停。一家國有企業定了10多臺設備,還給了一些訂金,最后這家國有企業設備和訂金都不要了,直接毀約,導致佛山的這家企業差點破產。
西安藍曉科技公司董事長高月靜也有這樣的遭遇?!肮就顿Y300多萬元新建了一臺10噸的燃煤鍋爐,正等待環保部門驗收的時候,西安市出臺治理空氣的新政策,要求開始鍋爐煤改氣,300萬元白投了,這讓我們措手不及。新增鍋爐原來也是經過環保部門審批的,現在一個政策說改就改,還沒用就報廢了。”高月靜說。
廣東佛山市機械裝備行業協會秘書長吳志平說:“長期以來,我們的產業政策出臺多,變化又快,容易導致企業無所適從,甚至投資浪費?!?br/>
亮碩光電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李華說,LED照明是政府重點扶持的行業,但這種產業扶持政策也帶來了負面效果:僅廣東一地,就有上萬家LED企業相互競爭,不少企業處在倒閉邊緣。很多人只為拿補貼或者土地資源,而并不擅長做LED。
企業用工成本年年遞增,不少企業家都認為可以理解,但不斷出現的用工荒卻讓他們感到擔憂。福建晉江奧金針織服裝公司董事長丁明權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以前工人工資是每月2000元左右,現在漲到4000多元,公司每年基本上都按15%在漲。我們每年都要在年底前就跟工人說,明年工資要增加多少,這樣他們才會回來?!?br/>
“我國工人人均產出效率不高,雖然與歐美、日本人均收入差10倍,但是產出可能差不止10倍,這導致企業用工成本高。”恒安國際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連捷認為,我國長期輕視實踐積累的高等教育體制,導致不少大學生畢業后進入工廠什么都不懂,需要企業再投入很多時間與精力來“二次培養”,無形中增加了成本。
近年來,愿意投身到一線做工人的畢業生數量逐年減少,大中專畢業生多愿意去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一方面畢業就失業,另一方面企業卻招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