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專業與就業脫節
- 職場資訊 -
畢 業 生
-
中文網
-
- 更新日期
2008-06-30
調查背景:2008年,遼寧省普通高校畢業生總數預計將達到22.9萬人,比2007年增加了4.2萬人。隨著就業高峰的到來,制約遼寧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問題也愈發凸顯,尤其是就業總量矛盾和專業結構性矛盾,讓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6月25日,記者走進省教育主管部門,走進高校,就高校專業設置,畢業生就業與所學專業的情況進行了調查。
工科院校紛紛開“小文科”專業
“一些高校還沒有真正落實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理念,有些高校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上,沒有充分考慮到社會需求和發展前景,而是盲目追求大而全,綜合性,甚至趕時髦一哄而上,設置了一些不強不特、趨同趨熱的專業……”省教育廳廳長魏小鵬在分析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問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一些高校在專業設置上的問題。
目前,全省不少工科學校紛紛開設了外語、文秘、新聞、管理類的“小文科”專業,有21所高校開設了法學類專業,39所高校開設了藝術類專業,18所學校開設體育類專業。IT類人才培養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僅本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布點數就達47個,許多高校還舉辦了各類IT人才培養學院。這些專業不僅在二本階段開設,三本也開設,規模大,布點多,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參差不齊,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用人單位不認可。
經濟外語等專業需求量只有10%
多所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顯示,畢業生專業需求總量不平衡,存在著供需矛盾。經濟、外語、文法類畢業生的市場需求量普遍不高,而畢業生人數往往又較多,造成這些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
以沈陽理工大學為例,2007年經濟類畢業生占總數的10.65%,電氣信息類占總數的26.95%,工商管理類占15.62%,三類專業畢業生合計占到全校畢業生總數的52.91%,而當年市場需求旺盛的專業是機械、材料、武器類等專業,但材料和武器類專業畢業生則很少。
從沈陽工業大學舉辦的多場2007屆畢業生就業雙選會上,用人單位所需求的專業來看,電氣、機械、材料等相關專業的需求量占需求總量的70%以上,而涉及經濟、外語、文法等相關專業的需求量僅占需求總量的10%左右。
專業需求不平衡,所學專業成為影響就業率的主要原因。在2007屆畢業生中,沈陽農業大學工科類畢業生簽約率平均達到56.33%,市場營銷、機械設計與自動化、動物科學等專業供不應求,而農科、理科、管理類畢業生簽約率較低。
外語水平普遍不高影響就業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受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的影響,許多地區和用人單位將英語四級定為準入門檻。深圳富士康企業集團2007年兩次組團到沈陽理工大學招聘畢業生,需求計劃近萬人,最終只簽約76人。除了專業要求外,惟一的硬件要求是英語四級,可是相當一部分畢業生都難以滿足這一要求。隨著沈陽及大連對日軟件外包業務的發展,用人單位對第一外語為日語的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需求量較大,但不少學校根本沒有這類生源。沈陽理工大學在分析畢業生就業情況時認為,學生外語水平不高或外語語種限制對畢業生的影響越來越突出。2007年全校日語生源畢業生只有26人,計算機專業在招生時限招英語考生,根本沒有日語生源。本報記者李海英
招生計劃要與就業率掛鉤
權威聲音
“要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快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科學合理地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切實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魏小鵬提出,“對那些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就業率低、缺乏競爭力的專業,必須減少或停止招生,嚴格控制就業率較低專業的增設。”魏小鵬表示,省教育廳今后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評價高校辦學水平和考核高校領導班子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把就業狀況列入院校評估指標體系,對就業率作假的高校實行“一票否決”。
一些從事人力資源的業內人士建議,學生在入學時應對自己人生做籌劃,正確地分析所學專業與市場需求的關系,然后確定自己畢業后的職業方向,在校時就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